武進新聞網訊(記者 俞兢)江蘇省前黃高級中學將于12月8日迎來80周年校慶。“祝母校越辦越好,更上一層樓!”昨天,記者來到位于南夏墅街道桐莊村埝上村的省前中首屆校友楊潛家,聽老人憶母校往昔。 “我是從《武進日報》上得知省前中即將迎來80周年校慶的。”楊潛已經94歲高齡,仍然堅持天天看報,聲音洪亮、精神矍鑠。“我可能是唯一健在的省前中首屆校友了。”老人說,前幾年還跟幾個同學有聯(lián)系,但這幾年,他們都相繼去世。“因為我是首屆40多名學生中年紀最小的,上學那會兒才14歲,年紀大的已經19歲了。”
楊潛原名楊祖欽,因為班上有人與他同名同姓,后來改了名。提起上學那段往事,老人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。1939年正處于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,很多青少年失學在家。前黃鎮(zhèn)有識之士楊木者自籌資金,開辦了省前中的前身新園初級農業(yè)職業(yè)學校,主要招收農村失學子女。“因為不要考試就可以去讀書,我就去報了名。之前,我是在私塾學堂念書的。”據(jù)老人回憶,當時,學校只收了一個班級,男女學生一共40多人。學生大多住校,只有住在前黃街上和附近村上的學生走讀。校長是楊木者,教師有6人,校舍是簡單的平房,開設語文、地理、數(shù)學、歷史、植物、外語等科目。楊潛清晰地記得,楊木者給他們上過政治課,外語學的是日語,因為要應付日本鬼子來檢查。
“那時候,學校里有3畝水田、1畝桑園,都是用來學生實踐的。我們上午上課學習書本知識,下午就要到田里去實習,主要學習種田、插秧、采桑等農業(yè)技能,晚上還要上夜自習。”在學校的那段往事,老人至今歷歷在目。后來,因為年紀小,體力跟不上,一個學期后,楊潛就轉到了鳴凰城南中學。參加工作后,楊潛一直在教育條線。1974年9月,他再次與省前中結緣,被調到前黃中學當總務,負責師生的膳食和住宿。之后,他還參加過新園抗日時期同學聯(lián)誼會。
“70年校慶的時候,我還捐了一個筆筒給母校,現(xiàn)在還保存在校史館里。”老人說,筆筒是當時學校的老師為了勉勵他認真學習贈送給他的,用竹子制成,上面還刻著“不可一日無此君”。
如今,老人家五代同堂,一位重孫也是從省前中畢業(yè)的,如今已經參加工作。老人為自己是母校的首屆學生而感到自豪,希望擁有80年建校歷史的母校再接再厲,續(xù)寫輝煌。
94歲首屆校友憶往昔送祝福
責編: 萬一峰
版權所有 武進區(qū)融媒體中心 聯(lián)系電話:0519-86571031
蘇公網安備32041202001025號